2019年学校事业改革与发展回顾 复兴发展书写新答卷“双一流”建设取得新突破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学校全面冲刺“十三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关键之年。一年来,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学校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双一流建设,增内涵、强特色、提质量、上水平,凝心聚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在跨越赶超中实现了办学育人事业新攀升。

一、夯实管党治党责任,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向纵深推进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试金石”,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研究部署。召开党委常委会41次,其中专题学习传达上级精神和研究贯彻落实工作22次。印发《2019年理论学习意见》,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12次,与22个二级中心组开展“1+1”联合学习,建设好理论学习品牌活动“领航讲坛”。

学校党委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坚决贯彻 “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有机融合、贯穿始终,牢牢把握高校主题教育工作着力点,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学细查,真抓实改。学校党委靠前部署“先学先做”两大任务,瞄准“高质量开局、高标准推进”两大目标,坚持一体化推进,将主题教育各项要求全部落实落细、落到位。召开党委常委会、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会议12次,全校层面工作推进会议4次,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会议4次。学校党委印发主题教育公文7项,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公文12项,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公文51项。建设了主题教育专题网站,在学校主页、校报、新媒体等开设了“主题教育进行时”“学思用、知信行”“坚守初心、榜样故事”等专题专栏,编印主题教育工作简报,在全校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学校开展主题教育的做法成效受到上级党组织的充分肯定。省委主题教育工作简报刊发了学校调查研究“一线工作法”、党支部书记培训“情景模拟教学”等经验做法。《大众日报》、“山东新闻联播”、山东教育卫视分别进行了报道。在全省第二批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上,学校作了典型发言,并受到省委领导同志点名表扬。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凝聚起广大干部师生进位争先、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有力推动了孔子家乡一流大学建设进程。

对标“五个过硬”,打造干事创业铁班子。制定《关于加强学校党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出台《党政领导定期沟通暂行办法》,形成团结协作、紧密配合、协调运行的良好局面。修订《党委常委会会议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会议议事规则》,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制度,加强常委会对全局性重大问题的把关定向作用。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成立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等5个领导小组,制定《全面从严治党实施意见》,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出台《党的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报告暂行规定》《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容错纠错的办法》。出台实施了《党风廉政建设特约监督员工作办法》,面向全校聘任了30名党风廉政建设特约监督员,拓宽监督渠道,强化民主监督。学校党委领导班子以上率下,带头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学校成立25个指导组,对全部二级单位民主生活会现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党管干部原则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本年度新提任正处级干部12人,新提任副处级干部24人。制定《20192022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19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选派8名处级干部参加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和省委教育工委等专题培训班,选派12名干部担任第一书记、“万名干部下基层”、科技副职和到省委教育工委、知名高校等挂职锻炼。

    认真落实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年”活动,推进学校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建立党委常委联系学院党委、学院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党支部、处级干部联系班级“三包三联”工作机制。修订完善《学院党政议事规则》,为每个学院配备1名专职副书记、1名专职组织员。推行党政领导班子交叉任职,全校16个党员院长均兼任学院党委副书记,形成了学院党政相互配合、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制定《关于加强党支部组织生活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党支部评星定级管理办法》,将党支部建设成为服务中心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坚强堡垒。完成党支部换届工作,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100%,党员主要负责人担任机关党支部书记比例100%。全面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制定《关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校内巡察制度的实施意见》《意识形态责任监督执纪问责暂行规定》,建立了网络舆情常态监测和预警机制、突发敏感舆情处置工作机制,组建了骨干网评员队伍。建立健全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工作机制。

   二、深入实施“文化立校”战略,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文化立校”战略深入实施,校园文化绚丽绽放。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等主题,制定《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纪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讲话六周年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先后举办“茉莉绽放”钢琴音乐会、“老师,您好!”主题晚会、“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师生大合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成果”展示周和“七十春秋谱华章,携手前行铸辉煌”联欢会等系列活动,其中师生大合唱活动的师生参与人数达到3700余人,网络转播达到700余万次,创历史新高,广大师生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民族文化记忆教育历史遗产 教师精神家园——依托中国教师博物馆传承弘扬尊师重教文化》获评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特色展示项目;《日照农民画与画绣》获评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项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文明创建列入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学校文明校园创建实施方案,在2019年山东省省级文明校园复评中考核优秀。

善谋善为建设中国教师博物馆。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2019年全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动员大会上,将其作为“善谋”典型给予充分肯定;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教育部孙尧副部长,山东省副省长于杰,分别来校视察指导中国教师博物馆建设工作;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等30余家中央驻鲁媒体和山东主要媒体,来校就中国教师博物馆建设开展联合采访,聚焦山东文化强省新担当。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十育人”思政体系,抓紧抓实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重点马院建设,出台《关于教师转岗任思政课专职教师的暂行规定》《关于教职工返聘及转任思政课专职教师的暂行规定》,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聘任活动,吸引符合条件的教师兼职、转入、返聘加入,不断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成功举办东南十一省(市、区)重点师范院校2019年宣传、学生工作协作会议。张瑞甫教授应邀赴京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示范课百人巡讲团”成员,获评“2019年齐鲁最美教师”。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校教师中深入开展“四个自信”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举办曲园师德讲坛、荣校爱家活动,新聘教师始业教育培训、从教三十年表彰和教师荣休典礼等活动,弘扬尊师重教传统、传承就道弘道精神。1人荣获2019年“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在青年学生中深入开展学习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精神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系列活动,持续开展“与信仰对话”活动。切实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引领,开发《小犁上团课》,被团省委以精品项目上报团中央。校团委再次荣获山东省“红旗团委”称号和全国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单位,1人首获“山东青年五四奖章”荣誉,1人获评“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定《本科生班主任工作规定(试行)》,完善《乐竞·体育,乐竞(中国)专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条件》,举办学团工作人员暑期研修班。1人获评“山东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选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

三、积极打造师范品牌,双一流课程建设见成效

招生规模逐步稳定,生源质量逐步提高。招录新生8599人,创历史新高。公费师范生、委培师范生招生数位列全省第一。山东省内生源质量稳中有升,省外普通文理类专业本科一批生源质量大幅提升,文史平均超过一本线19.7分,理工平均超过一本线27分。省外普通文理类专业本科二批生源质量大幅提高。新增湖南省和黑龙江省2个本科一批招生省份。

双一流课程建设见成效。由校长张洪海领衔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及其组装虚拟仿真实验”成功获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实现我校国家级“金课”第一个突破;32门课程获推山东省一流课程;19个本科专业被教育厅推荐参加国家“一流专业”评选;“杏坛学堂”历史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被教育厅推荐参加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选拔,全省仅有3个名额;新增11门双语课程,提升本科教育的国际化,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

信息化教学程度提升明显,精品教材建设落实到位。继续推进在线课程建设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新建24门国家级省级培育课程;12门课程入选山东省在线课程联盟,达到总数17门;改造升级现有教学设备,实现所有教室安装无线网卡;12门优秀教材顺利出版,部分教材已经投入使用,为未来山东省教材建设和评选做好前期准备。顺利开展课程、教学培训工作。共推荐12位学科带头人或业务骨干教师至北京参加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示范培训班;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研讨会、在线课程研讨会、混合式教学模式研讨会、金课建设培训会等,引导教师进行课程德育和信息化教学创新。调研学校课堂教学情况,邀请资深教授来校与青年教师进行授课交流;出台《乐竞·体育,乐竞(中国)“金课”遴选及奖励办法》,并向全校征集173门课程入选2020上半年的“金课堂”候选课程,引导和提升我校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发展、教学比赛有新亮点。开展了教学秘书工作会议和管理培训班,提升教学管理者的素质;组织两校区新入职专任教师、专职辅导员和实验员进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举行了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带动了全校老中青教师教学热情;2019年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得普通组一等奖3项;信息化教学专项比赛,获得一等奖2项,比赛总分名列前茅。积极打造“师范品牌”,进一步规范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2019上半年共有1373名学生分赴济宁、临沂等5地市9县区实习支教,有效帮助农村中小学提高师资水平,缓解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强化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创新参赛选手的选拔与培训机制,在山东省第七届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中,我校选手23人获得一等奖,17人获得二等奖,11人获得三等奖。与上届相比,一等奖获奖率从41.4%提升到42.6%,总获奖率从84.7%提升到94%,学校获团体银奖和优秀组织奖。

抓好创新创业重点工作项目。获得第十六届山东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我校获评优秀组织单位;获得第十届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34项。积极组织我校师生参加第五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参赛人次占在校生比例的19.21%。创新创业项目“红儒计划——基于鲁南红色基因下儒韵家风家教养成行动”成功入选山东省“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暨全国项目对接活动。共评选出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44项,其中推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评审155项,创业训练项目评审24项,创业实践项目评审5项,共计184项。

四、学科排名稳步提升,省一流学科建设跃上新台阶

ESI学科排名稳步提升,省一流学科建设跃上新台阶。数学学科现已成功进入全球5‰,工程学学科百分位达到0.51,化学学科百分位达到0.72。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双一流”建设计划,推进学校ESI学科发展,学校成立了材料科学学科研究中心和计算机科学学科研究中心,重点加强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建设。数学学科入选“培育A类学科”,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获批的数学学科。物理学学科成功列入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共建设山东省一流学科6个,位居省属高校第2位。

进行高水平学科分层建设工作。立项建设教育学、体育学、物理学等3个高峰学科,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生态学、统计学等5个高原学科,培育建设理论经济学、地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等5个高原学科。

学科建设得到了国内外广泛认可。在USNews发布的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我校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86位,在山东省属高校中位居第2位;在上海软科发布的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我校有18个学科榜上有名,比2018年增加了3个学科,学科上榜数量位列山东省属高校第4位。

五、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交叉学科培养新方式

多渠道拓展研究生招生计划。增加博士生招生计划27个、推免生计划27个。继续开展博士生招生的“申请-考核制”,利用农村硕士师资计划,不断开展教师教育的本科、硕士连读探索。进一步落实博士生指导教师实行导师任职资格和导师招生资格双重管理的具体方案。

对学位管理工作严格把关。组织完成学科动态调整工作,撤销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增列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获批电子信息和能源动力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我校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达到14个。顺利完成学位点授权合格评估工作,全部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结果均为“合格”。出台《乐竞·体育,乐竞(中国)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工作实施办法》《乐竞·体育,乐竞(中国)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与盲审办法》等,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共获批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5篇,优秀硕士论文27篇,研究生优秀成果奖24项。各类奖项均100%通过评审,获奖数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加强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制度建设,从6个方面,提出20项具体要求,修订研究生导师遴选条件,将“立德树人”要求列入遴选条件,并实行“一票否决”。

开展儒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培养工作,我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中均增设“儒学”招生方向。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奖项中获批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11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11项、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项。

六、平台建设持续推进,科研工作亮点纷呈

科研立项再创新高。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本年度获批国家社科项目30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5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3项,省级项目立项48项。其中,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总数都位居省属高校第一位,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创历史新高,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连续五年位列山东高校第1位;自然科学方面,本年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项,首次获得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项目1项,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1项,获得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方面,再次获批山东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项,获批省属高校优秀青年人才联合基金1项,获批一般项目51项,立项数量增长54%,创历史新高。新获批山东省青年创新团队科技支持项目6项,本年度共获批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116项,经费总额比上一年度增加24.1%。

科研获奖取得历史性突破。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在山东省第33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共有19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一等奖获奖数量连续两年位列省属高校首位,获奖总数位列省属高校第二位。获“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1项,获文化和旅游部优秀研究成果(旅游类)奖2项,泰山文艺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2019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中,荣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本年度我校师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SSCIA&HCICSSCI等期刊上的论文共197篇,其中SSCI 50篇,相比去年增长66.7%;著作38本;自然科学方面,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仅我校获此荣誉。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均位列省属高校首位。另参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大幅增长,发表SCI期刊论文达到1095篇,相比去年增长27.3%,发表EI期刊论文769篇,相比去年增长29.5%,在Nature子刊、PNASACIEJMLR等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7篇。TOP期刊论文达到295篇,ESI高被引论文数达到203篇,首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1人。乐竞·体育,乐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被山东省科协评为企事业科协工作先进单位。

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推动产学研融合上层次。由我校与山东大学联合申报的儒家文明省部共建的“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成功获批;成立多个校级研究中心:工伤保险研究中心、青岛恒星研究院、山东精品旅游研发中心、儒学地理研究中心等;省级科技类科研平台数量持续增加,组建山东省物联网信息技术工程实验室首次获得省级工程实验室立项建设,山东省康复与护理智能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立项建设、山东省稳定同位素与生命有机分析技术创新中心进入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库建设,使我校省部级科技类科学研究平台数量达到15个。另获批日照市重点实验室4个,日照市创新型研究中心1个,济宁市专业性技术创新平台1个。学校成立食品安全与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机器人智能与数据分析中心,其中由机器人智能与数据分析中心主办的国际学术期刊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of Computing入选ESI期刊库。新签社科横向课题11项;自然科学领域与多地政府及企业签订科技合作协议,达成横向科技合作协议34项,横向科技合作经费达1256.8万元,比上年度增加178%。知识产权工作逐步完善,引入社会知识产权管理公司驻校培育服务,提高科研人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积累专利申请经验,共获授权专利106项,比上一年度增长83%

七、坚持内培外引并举,人才强校再结硕果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先后出台《青年教师特聘岗位管理办法(试行)》《思想政治专职教师岗位条件及待遇》等制度文件,完善科研奖励政策,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引才力度,拓展人才引进洽谈渠道,成功举办2019年度青年学者交流会。共组织12批次拟引进青年博士及留岗回校人员专家组评审会,讨论了109人次的引进待遇事宜,按照年初核定的进人计划开展招聘工作,新进各类人员182人,其中博士101人(含全职博士后2人),较去年增长26%,硕士72人,本科及以下9人;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22人,其中正高8人、副高14人;直聘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10人。成功获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分别是:哲学、教育学、生态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目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达到11个,数量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受理审批了27人的博士后入站申请,在站博士后人数达到72人。

本年度有3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有7支团队入选“青创团队人才引育”计划,1人获批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公示中),推荐四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候选人,推荐一名济宁市功勋人才候选人。

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20名教职工考取博士研究生,23人进入各重点高校、研究院所博士后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人获得山东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计划资助,57名教师获学校资助国(境)外进修访学计划支持,13名青年教师获国内进修访学计划支持。

八、扩大内外交流,开放办学步伐加快

广泛开展国际和地区交流,促进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再上新台阶。副校长冯冲率团对欧洲乌克兰、白俄罗斯、捷克三国的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访问,达成了多个合作意向,并与乌克兰鲍里斯•格林琴科基辅大学、白俄罗斯波列斯克大学、捷克马萨里克大学签署了友好协议;与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日本京都女子大学以及台湾东吴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续签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展了学校国际交流渠道。圆满完成国(境)外28个访问团组共计249人次的接待任务,成功举办“中韩大学生联欢会”“中美大学生联欢晚会”等文化交流活动,举办首届“中外教师杏坛会讲”国际会议。首个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乐竞·体育,乐竞(中国)与韩国水原大学合作举办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填补了学校在该领域的空白。

大力拓展外籍教师聘请渠道,聘请英、法、俄、日、韩等五个语种以及物理等专业学科外籍专家28人次。外籍教师的突出贡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表彰与奖励,其中1人获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特聘外国专家。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出国交流项目推介方式和内容。与美国孤星学院合作举办首届暑假访学项目,本年度共选拔出390名学生赴海外交流,并对其中约200名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资助。鼓励指导青年骨干教师充分利用国家、省政府和学校资助项目出国交流访学,全年为教师累计办理各类出国(境)交流手续达100余人次。全力做好孔子学院管理服务工作,力争打造孔子学院特色品牌。选拔储备1名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选派1名公派汉语教师赴俄罗斯任教,遴选出12位汉语教师志愿者,并分别前往韩国、泰国、菲律宾、加拿大和美国任教。成功召开韩国国立安东大学孔子学院第八届理事会,派团组赴加拿大参加新布伦瑞克省孔子学院第十二届理事会。

深化校地、校企、校际合作,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与枣庄高新区、济南市莱芜区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国家锂电检测中心、山东东宏管业股份有限公司、曲阜天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济南高新区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临沂奇伟罐头食品有限公司、青岛恒星集团、山东泰安康尔健医疗科技公司、山东黄海科技创新研究院、曲阜夫子学校等签署合作协议。加入“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国际化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联盟,与山东金阳矿业集团开展校企党建共建项目,与国家开放大学(青岛)共建青岛国际儒商学院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大力支持梁山附属中学、日照附属实验学校建设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品牌。组织开展“学科专家齐鲁行”活动,拓展技术联合攻关、人才培养合作等项目。加强学校理事会建设与运作,发挥校友和孔子教育基金会的作用,整合校友资源拓展办学空间,形成多元支持、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九、民主治校深入推进,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

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召开第十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九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拓宽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途径,完善建言渠道和作用,发挥统战、群团、广大师生和离退休老同志在办学治校中的重要作用。升级改造财务信息系统,开展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校办产业改革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校园基本建设加快推进。学校曲阜校区扩建项目获省发改委审批立项,学生公寓1号楼荣获山东省建筑最高质量奖“泰山杯”,完成学生公寓2号楼、幼儿园项目主体工程;新建28间智慧教室,装修改造师生餐厅2个,更换教学区、办公区节能照明灯;对教职工生活区57栋楼宇进行了能效提升改造,完成教职工生活区道路修缮。推进校园综合整治,继续美化净化绿化校园环境,改造修缮校园基础设施。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从严从实从细做好各项安保维稳工作,为各项事业发展与校园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整理:乔慧芬 孙红梅    编辑:宣传部新闻中心    责编:蔡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