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双一流”】创新培养机制 再谱育人华章

“要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要强化实践环节,强化文化素质教育,构建突出我校办学定位与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在前不久召开的全日制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会,校长张洪海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是我校主动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的又一重要举措。

做好“加减法”,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平台,专业建设和优化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专业调整与建设要围绕‘三个维度’,即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切度,新兴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度,”教务处处长张良才强调。

加强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完善专业优化调整机制。“十三五”伊始,学校制定了专业发展规划,结合学科优势、专业建设水平和学生就业状况等因素,以“调整结构、强化重点、彰显特色、优化布局”为目标,以“扬优、改老、劣汰、保重、创新、兴特”为原则,进一步完善专业准入、调整和退出机制。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应用型新兴专业的设置和建设。同时,执行负面清单制度,依据社会需求,有计划地对一些社会需求量少、师资力量不足,第一志愿报名率低的专业进行减招生或间歇招生。推进设置、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改革,着力构建“设置-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打造专业调整、学生培养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重视核心专业(群)的培育与建设,追求专业的集约化平台建设效益。2016年,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两个核心专业(群)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5年将获得山东省财政四千万的支持资金,辐射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11个专业。2017年,经济学、应用化学、教育学等6个专业(群)又获批自筹经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每一个专业(群)学校每年将支持两百万给予重点建设,将辐射31个专业。此前,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等10个专业(其中9个师范类)已被列入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支持建设专业。这将为我校“十三五”期间的专业建设与改革,开启良好的发展前景,带动了学科专业的整体优化和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培育与地方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型专业和交叉学科专业。近十年间新增建与我省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型产业以及与济宁市、日照市高科技产业和新兴领域相对接的专业28个,其中包括新建的计算机类、化工制药类、轻工类等工学门类的专业,以及数字媒体、文化产业管理、动画、应用统计、休闲体育等应用性鲜明专业。近年又设置了文物与博物馆学、金融工程、小学教育三个专业。这些专业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文理融合的特点,形成了学校学科专业新亮点,推动了学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专业的增减、结构的优化,使优质资源不断向优势特色专业集聚,“至‘十三五’末,全校本科专业将优化至65个左右,建设15个左右的省级优势专业(群),传统优势专业和新兴应用型专业发展将实现双赢。”教务处处长张良才表示。

构建“核心课程+”新模式,擦亮育人“金字招牌”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载体,是“怎样培养人才”的具体解读。此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重点是对课程体系的调整改革,新的课程体系将自2017级新生起全面实施。“培养专业能力过硬的人才是学校一贯的办学宗旨。我们的学生以‘基础厚实、作风朴实、业务扎实’的鲜明特色打造了曲阜师大育人的金字招牌。”教务处处长张良才表示,新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突出核心能力的培养,同时拓展培养路径,凸显个性化培养,提升了课程的适应性和拓展性。

优化课程结构,实行“专业核心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取消专业方向限选课程。各本科专业均设置60学分左右的专业核心课程和30学分左右的专业选修课程,构建“平台+模块+课组”的课程体系,将全校所有课程建设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三个课程平台之上。各课程平台中包含不同的课程模块,每个模块中包含多个课组。专业核心课程应在其相应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据核心的地位,贯穿整个培养过程。

强化通识教育,鼓励学生在相近专业领域选修十学分以内的通识课程,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加强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交融。通识教育平台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组成,包含政治素养课组、文化艺术课组、身心健康课组以及传统文化课组和创新创业课组。强化传统文化育人特色,将《孔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两门课程作为传统文化类通识必修课,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文情怀的深切感悟和主动传承,让传统文化精华进入学生心灵,为青年的人生之路奠基。优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调整教师教育课程学分。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的比重。

深化学分制改革,继续推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业,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跨专业修读相关课程。推行自主选课制,学生可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课程、学习进度和任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身体状况、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按照学校公布的开课计划,跨学期、跨专业、跨年(班)级、跨学校选课,学校根据学生在学期间自主选择的专业及专业方向以及所修课程数量与质量,从而给予学生更多个性化学习和跨专业学习的自主选择权。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增强人才有效“供给”

“在通识必修课程模块中设立创新创业课组,设置《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课程;同时规定学生至少取得2个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方可毕业”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创新创业课程的严格规定与明确要求引人瞩目。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深刻变化,坚持创新带动创业、创业促进就业,将创新创业理念与内容融入专业教学主渠道的课程设置、实践体系、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以创新创业教育促发人才培养体系的“化学反应”。

积极融入区域的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等协同育人机制。完善校地、校企、校校合作的培养模式,拓展“ 3+1”“ 3+2”“ 3+4”贯通培养专业。2011年以来,先后有通信工程(物联网)、网络商务与物流、金融与财务、通信工程(智能电子)等专业方向与企业开展联合培养招生;2014年,学校与惠普(济宁)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合作,联合培养软件测试、软件开发、云与大数据等专业方向的本科生。目前,先后有广告学、印刷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11个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招生培养。

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将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培养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和实习、实验、实训等教学环节之中,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多学科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创新实验、技术研发、获得专利、学科竞赛、自主创业等成绩,折算为创新创业奖励学分,并可替换公共选修课与专业任选课学分。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用于表彰创新创业优秀学子。

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和项目化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造能力。引导教师把学术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学术与科研创新指引路径,激发他们创新的灵感与动力。开展教考分离试点,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实现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单一考核方式向多种考核方式的转变。

通过校内选拔、招聘引进、聘请校外知名专家或创业成功者等方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建设,选聘知名专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技能大师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兼任创新创业导师,培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名师,打造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全面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作者:王海红  来源:宣传部  编辑:宣传部新闻中心  责编:王海红)